關于舉辦安徽大學第14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各院、系、教學部,校直機關各部門,各直屬、附屬單位:
“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全國學聯(lián)和承辦高校所在?。ㄊ校┤嗣裾鬓k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的“奧林匹克”。我校已經連續(xù)多年參加該項競賽,并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其中在第13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共6件作品參加全省競賽,獲得省級3個特等獎、3個一等獎;在全國競賽中,獲1個二等獎和2個三等獎,另外1項獲累進創(chuàng)新銀獎,1項獲交叉創(chuàng)新三等獎,我校榮獲競賽優(yōu)秀組織獎。
為了積極備戰(zhàn)全國和全省的“挑戰(zhàn)杯”競賽,進一步激發(fā)全校廣大青年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銳意創(chuàng)新、迎接挑戰(zhàn)的主動性,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精神,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推動“國際知名、國內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決定于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舉辦我校第14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現(xiàn)將本次競賽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安徽大學第14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組織委員會,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校團委,具體負責組織協(xié)調和指導各項活動的開展。各院系要相應成立包括科研、教務、學生管理等負責人在內的競賽工作組,負責各院系作品的征集、匯總、審核、初評及推薦工作。學校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對參賽作品進行學術指導與評審。
二、宣傳推廣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利用校園媒體開展“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宣傳推廣活動,努力形成關注、關心和支持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輿論氛圍。加大對“挑戰(zhàn)杯”品牌活動的宣傳,不斷擴大“挑戰(zhàn)杯”競賽活動的影響力。
三、組織參賽
(一)參賽資格
我校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本、??粕T、博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均可申報作品參賽。
(二)參賽作品要求
1.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三大類。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6個學科內;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為黨政領導部門、企事業(yè)單位所做的各類發(fā)展規(guī)劃、改革方案和咨詢報告,同時附上原件及采用單位使用證明的復印件和有關鑒定材料??萍及l(fā)明制作類分成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制作投入較小,對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fā)明、小制作。
2.參賽作品可分為個人和集體申報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fā)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作者不超過3人,但無法區(qū)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除填寫集體作品名稱外,還要注明一位學歷最高的作者為集體項目的代表,集體作者必須均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作品所在學歷層次。
3.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最近一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成果;或者雖未完成,但在申報時已經初步完成,并在2015年4月份作品終審時能夠最終完成的作品。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每篇論文在8000字以內,每份調查報告在15000字以內;科技發(fā)明制作類作品在申報時,必須附有研究報告,字數在3000字以內,并提供圖表、曲線、試驗數據、原理結構圖、外觀圖或照片,也可附鑒定證書和應用證書。
(三)作品申報
參賽者均應填寫《作品申報書》,由各院系團委(團總支)于2014年9月20日前向組委會辦公室報送作品(電子文稿發(fā)送至組委會辦公室郵箱andatuanwei@qq.com,紙質文本一式五份)及匯總表。申報作品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蹲髌飞陥髸窐颖尽⑻顚懸蠹跋嚓P文件請在安青在線文檔下載區(qū)下載。
四、日程安排
2014年6月中旬,宣傳動員階段。
2014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作品準備階段。
2014年9月中旬,作品申報階段。
2014年9月下旬,初賽:學校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申報作品進行書面評審,確定入圍復賽作品。
2014年10至11月,復賽作品優(yōu)化階段。
2014年12月,復賽:學校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復賽作品進行書面評審和現(xiàn)場答辯,確定入圍決賽作品。
2015年1月至3月,決賽作品優(yōu)化階段。
2015年4月,決賽:學校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決賽作品進行書面評審和現(xiàn)場答辯,推薦參加全省競賽的作品。
五、經費支持與獎勵
學校設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專項經費,以支持大學生開展學術作品競賽活動,并獎勵在競賽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待全國競賽結束后,結合進入校級終審決賽的作品進行評比、表彰,對獲獎作品指導老師授予本次競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稱號,并按照學校頒布的有關教學、科研獎勵文件落實獎勵政策。同時根據各院系申報的參賽項目數和獲獎情況,評出“優(yōu)秀組織獎”若干。
六、工作要求
1.科學技術處、人文社會科學處、教務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研究生院、學生處等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大力配合、相互協(xié)調,保證我校第十四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順利舉行。校團委要認真組織和實施,落實比賽的各項具體事宜,積極為大學生的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學術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2.各院系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落實必要的場地、指導教師和經費,切實關心、支持大學生的科技活動;要深入發(fā)動、廣泛宣傳,積極動員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參與到大賽中間來;鼓勵組建跨院系、跨學科、跨年級的競賽團隊,充分發(fā)揮學科集群優(yōu)勢;要成立專家評審組,對選送的作品進行初評,將優(yōu)秀作品報學校參賽。
3.各級團組織要廣泛動員全校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精心組織,認真實施。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會、研究生會和有關大學生社團進行學術科技活動的指導。
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要高度重視,協(xié)調配合,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力爭多出成果。請各院系將本單位競賽組織實施方案電子文稿于6月25日前發(fā)至競賽組委會辦公室郵箱。有關“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更多信息可以登錄競賽官網http://www.zaokeng.cn查詢。
特此通知。
附件:安徽大學第14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組委會成員名單
安徽大學
2014年6月18日
附件
安徽大學第14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組委會成員名單
一、組織委員會
主 任:李仁群
副主任:杜先能 牛立文
委 員:汪向東 周 飛 毛德權 薛照明 余照務 張啟兵
肖亞中 謝安建 張立奇 趙勁松 李 敏 朱欣春
吳家華 鄭 健 孟麗梅 彭丹菊 夏林童 周宇晗
張 婷 陳志蓉 曹義宏 李 娟 馬 珺 汪 勤
劉 海 李 軍 李亞林 張子豪 高明旺 宋玉茹
謝穎鋒 湯進軍 方 平 陳功碩 鄧 虹
二、組委會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 李 敏(兼)
辦公室副主任:鄭 偉 高貴和
協(xié) 調 組: 黃 煒
宣 傳 組: 趙歡歡
保 障 組: 杜 漸
相關新聞>>
- 樣例新聞-第八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作品申報工作常見問題問答
- 安徽大學開通挑戰(zhàn)杯專區(qū)
- 樣例新聞-“挑戰(zhàn)杯”現(xiàn)場決賽入圍團隊答辯人員、網絡虛擬運營專項競賽信息確認
- 樣例新聞-關于組織開展第八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網絡虛擬運營”專項競賽預、復賽的通知
- 樣例新聞-關于在第八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期間開展“網絡虛擬運營”專項競賽的通知
- 安徽大學第十四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通知
- 樣例新聞-關于開展2012年“挑戰(zhàn)杯”系列競賽逐級報備工作的通知
- 樣例新聞-關于延長網絡虛擬運營專項競賽報名時間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