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6月5日-7日,第三屆“挑戰(zhàn)杯”合鍛集團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安徽農業(yè)大學舉行。我校喜獲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個,總分排名躋身前12強,捧得本次大賽的“優(yōu)勝杯”,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突破,引起團省委和許多老牌高校的關注。
藝術系的《新式調音竹笛》、文學院的《黃山市目連戲現(xiàn)狀調查》分別喜獲特等獎和一等獎,并將于今年9月赴北京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建筑系的《“行人錯認百花潭”――解讀徽州水口》獲得二等獎。另外我校還有3件作品獲三等獎。
競賽由團省委、教育廳、省科協(xié)、省學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安徽農業(yè)大學承辦,合肥鍛壓集團協(xié)辦。比賽自2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全省高校的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共有41所高校參賽,報送了217件參賽作品進入全省復賽,作品內容涵蓋了機械、控制、數(shù)理、信息技術、能源化工、生命科學、社會、管理、教育、經濟、法律等專業(yè)。經專家評委認真評審,38所高校報送的106件作品進入了終審決賽。評審委員會由來自全省不同科研院所的13名專家組成,通過作品PPT展示、專家問辯等形式,最后評選出特等獎作品21件,一等獎作品33件,二等獎作品52件,三等獎作品111件。參照全國比賽章程, 根據(jù)各參賽隊作品獲獎得分累加,最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了本屆競賽的“挑戰(zhàn)杯”。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黃山學院等12所高校獲得了本屆競賽的“優(yōu)勝杯”,同類本科院校中僅我校和合肥學院獲此殊榮。終審決賽期間,各參賽隊還進行了校旗?;照褂[、作品展示等活動。
在學校正在創(chuàng)建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指示校團委要抓實抓好,力爭產生一等獎,分管副書記李家祥專程為選手及指導老師做賽前總動員。團委在賽前多次為選手進行輔導,反復模擬比賽現(xiàn)場,對選手的著裝、言談舉止均嚴格要求,力爭保證選手以最佳的狀態(tài)競賽。特等獎作品《新式調音竹笛》從參加學校初賽開始,指導教師就從作品材料搜集整理、PPT材料的制作到決賽的匯報答辯,進行全程指導,期間不斷地輔導學生對作品進行修改完善。
6月7日下午,團省委、安徽農業(yè)大學、合肥鍛壓集團領導,競賽評委會和組委會成員等出席終審決賽頒獎典禮并為獲獎選手和單位頒獎。進入終審決賽的高校的領隊、指導老師、學生代表,部分高校觀摩人員和安徽農業(yè)大學學生代表1000余人參加了頒獎典禮。
